欧委会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对中国光伏组件双反关税问题进行裁决。
比如支架不做防腐处理,只简单地涂抹上一层油漆;电缆不考虑热胀冷缩,逆变器质量不过关等等。随着光伏补贴电价的出台,光伏电站越来越热火。
比如,青海格尔木地区是微腐蚀环境,是不是所有的电站在设计和制造时都考虑到了这方面问题?万琳说。据了解,自然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往往产生较大影响。记者了解到,为了赶进度拿国家补贴,一些光伏电站项目建设管理者,不仅做可研报告时蒙混过关,还盲目追求工程进度放松甚至忽视工程质量,最终导致质量事故发生。由于对施工人员没有资质要求,大多数一线员工在项目施工、技术指导、质量把关上经验不够,缺乏现场解决技术质量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内蒙古东北部高寒冻土地区,因冻土或高寒问题导致支架变形;在新疆、内蒙古、青海、甘肃等干旱沙漠地区,因缺水、风蚀,电站地基难以稳固;还有冬季、雨季、酷暑等等因素,对光伏电站施工质量影响也很严重。
我国东部地区光伏电站的屋顶有很多被掀翻,为什么?因为做可研报告时,气候因素没有考虑到位。业内人士表示,除了缺乏标准、设计粗糙,影响电站质量还有一个原因:施工人员素质。去年,海润光伏总计收到了4亿多元的各类补助,成为各大光伏企业中收益最丰厚的政府补助对象。
海润光伏今天晚上宣布,其全资子公司合肥海润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收到了合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财政局及统计局联合发文《关于兑现2011年度促进工业企业扩大产出奖励资金的通知》,并已经收到奖励资金100万元人民币,而该奖励将作为营业外收入计入到合肥海润的当期损益。该公司CEO杨怀进解释,公司200多万元的净利润对一家这么大规模的企业来说,不算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情,企业的成本如销售、管理等方面的控制能力相对要高一些。这些补贴款项中,几笔较大的赞助分别是新兴产业财政贴息资金1.5亿元、首次超百亿企业奖励款4800万元、科研经费补贴6000万元人民币、某市财政补贴5000万元。这笔资金虽然不大,但也表明其仍然在继续收到政府补助。
按照一家券商的计算,这家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仅为-4亿元。在大多数光伏企业巨亏的大环境下,生产电池片、组件等光伏产品的海润光伏去年仅营收49.66亿元,同比减少30%,创造净利润207.6万元。
不过,200多万元的净利润,实际上与总计4.53亿元之高的财政补助有直接关系光伏存在产能地域性集中的现象,如江苏、河北、江西等地域集中了中国大量的光伏企业,全国几乎每个开发区都有自己的新能源基地,都在引资建设光伏等新能源企业,这不利于产业集聚带来的规模效应和范围效应。而且又逢国外市场突变,特别是欧美产能收缩,更加受制于欧美的双反。如果没有他们在背后支持,施正荣恐怕也难把企业做那么大。
林伯强说,该死而不死的企业,会导致产能去不掉,对行业健康发展有影响,把好的企业也拖死。在国外生产成本在20美金/公斤以下,而国内除保利协鑫等少数厂家外,其它大部分厂家生产成本普遍在30美金/公斤以上。因此,国内电池板生产厂家仍然选择从国外进口,导致硅片材料仍然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国外。而实际上只有20多个GW的需求,可见产能大量过剩。
有能源专家表示,光伏去产能办法不是很多,一些地方政府介入太深,所以,建议地方政府尽量不接盘,如果无奈之下接盘,一旦行业情况好转,政府应尽快退出。无锡中院3月20日裁定,对无锡尚德实施破产重整。
据了解,国内光伏龙头企业英利集团、常州天合和无锡尚德等在去年进行了去库存化努力,从整个市场来看,许多缺乏规模的光伏生产企业经过此轮调整后将可能永久的退出市场,未来整个行业的产能很难恢复到2011年的高峰时期。这是我们最担忧的中国光伏行业的现状。
太阳能是靠国家补贴发展起来的,与火电无法竞争。供求关系恶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价格的大幅下降。光伏两头在外过去通常指硅片材料来源和光伏组件市场均在国外。这位靠阳光发财的施正荣,从新能源教父、中国首富的神坛上走下来了。光伏行业产能过剩主要是终端需求不足。正文未完,请点击分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全文显示。
据估计,未来国内光伏市场将可以消化国内产能的40%。全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到了不得不靠政府救市的地步。
两头在外受制于人对于目前中国光伏产能过剩现状,林伯强指出:该死的企业死不掉,好的企业被拖死。价格从2009年时的每瓦3元多,下降到不到0.5元/W。
2010年初,一个光伏EPC项目,当时的组件价格是14元/W左右,目前已降到不到5元/W了。林伯强表示,中国光伏制造产能已达40GW,位居世界首位。
目前,全国光伏产业都在经历着与尚德一样的煎熬。从光伏组件市场来看,2011年以前,国内产能的90%以上出口国外,但2012年以来,在国内支持光伏产业的系列政策的作用下,国内光伏发电发展较快,2012年装机容量超过了3GW,并首次超过了风电装机容量。光伏企业该死的不死,过剩产能去不掉,好企业也将被拖死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太阳能电池面板制造商之一,中国尚德电力差不多已经耗尽所有现金,据无锡中院核查的数据显示,截至2月底,包括工行、农行、中行等在内的9家债权银行对无锡尚德的本外币授信余额折合人民币已达到71亿元。之所以陷入困境,与光伏两头在外有密切关系,林伯强说。
一方面,国内晶硅材料产能过剩,另一方面,与国外相比,国内晶硅生产成本受制于技术和规模因素,居高不下。3月20日,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尚德电力关于无锡尚德破产重整的声明》称,3月18日,由8家中国的银行组成的债权人委员会已向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简称无锡中院)提交了对无锡尚德进行破产重整的申请。
但让人痛心的是,各方对风险估计不足,以至于现在面临这么大的困难。同日无锡尚德通知无锡中院,对此申请无异议。
光伏行业整顿是必然的,但目前的现状对中国很不利,欧美双反使整合过程更加惨烈,最终整合是国有化的过程,这也是无奈之举。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尚德破产,损失最大的不一定是施正荣,被捆绑卷入的地方政府和国有银行也将直接或间接受影响。
2009年国内逆变器公司不到30家,目前估计都超过了300家。虽然技术进步是价格下降的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竞争的白热化电网大比例接纳光伏仍为全球难题尽管大型光伏电站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在国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蒋莉萍眼中,建设大型光伏电站对实现我国电力低碳化、清洁化结构调整意义重大,但在实现大比例接纳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同时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并控制成本,是全球电力发展的共同难题。
从最初的可研报告到涉及、施工、并网、运行维护各环节均缺乏统一标准,这成为许多光伏电站刚刚投运便事故不断的重要原因。会议探讨了我国大型光伏电站规划、建设、并网、融资等整体解决方案和发展新模式等问题。
统计数据显示,仅去年全国实现光伏装机量4.5GW,同比增加64%。值得欣慰的是,国内企业在建设大型光伏电站方面已积累丰富经验,参加此次活动的湖北追日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便是如此。
一位与会人士对记者说,为此,相关部门应该组织电网公司以及发电、设备制造、设计建造等企业,兼顾各方利益出台完善合理的行业标准。此外,对于某些西部省份推行的保证金制度,与会企业也多有诟病。